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以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1. 定义:按一定频次或周期对关键件的全部或部分质量特性实施的检验
2. 目的:关键件对最终产品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一旦不合格,直接导致最终产品不合格,而关键件的一些关键特性项目,容易产生不合格项,一般工厂在日常进货中无法实施检验,为了有效控制关键件的质量,确保关键件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工厂对关键件实施定期确认检验。
3. 检验项目:
(1)日常进货检验没有检验的项目;
(2)关键件中决定关键性能的项目;
(3)关键件容易产生不合格的项目;
(4)按照该原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该供应商的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确认检验。
4. 检验方法:
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的实施机构可以是工厂、供应商或第三方机构。
(1)工厂具备相应检验能力的可自行实施定期确认检验。
(2)如工厂不具备相应检验能,而供应商具备相应经验能力,可以要求供应商按工厂要求的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检验频次和检验结果的提交方式等实施定期确认检验。
(3)如供需双方都不具备相应检验能力,则可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大多数企业是要求提供该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完成,若该供应商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能力检测的第三方完成。本公司只对监测记录进行验证。对于供应商完成的检验,其记录应包括所涉及的产品,所覆盖的数量,检验的项目和结论及供方检验人员或授权人员签字或盖章,否则无效。
5. 检验频次:
一般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如遇下述情况时:
(1)当公司在因为使用某个关键件导致产品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
(2)当原材料结构发生变化等情况影响本公司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时;
需立即进行确认检验。
6. 检验记录:应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中明确形成的是检验报告还是检验记录以及提交时间、记录保管部门等。
国家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如工厂采购的是获得CCC认证或可为强制性认证承认的自愿性认证的关键件,只要其认证证书有效,可作为定期确认检验的证明(意即查验证书有效就行)。但这是最低标准,如不少企业的产品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自己的标准,那么工程任需考虑自己的控制方式,提出自己的检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