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思科技logo
深圳市邦思科技有限公司
您的消防认证管家
18826555180

消防产品为什么把强制性认证转换为自愿性认证?

更新日期:2019-08-07作者:邦思科技信息来源:邦思科技访问次数:2804


将13种消防产品调出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以及这次改革的背景、意义、内涵,实际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将技术成熟稳定的产品的优胜劣汰权交给市场去选择,减少人为的因素,更利于行业的提升。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通常讲,它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它的本质属性就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认证工作,特别是去年1月17日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对质量认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有一条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着力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划重点)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产业成熟度,建立认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所以,我们这次将13种消防产品调出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也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以及对质量认证工作的要求。

说明被划出目录的产业已经具备比较高的成熟度,产业成熟度高了,也就不再存在准入门槛,当强制认证这个准入门槛已经不起作用的时候,就该把产业交给市场去拼质量、拼实力、拼价格了。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一种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管理制度。列入目录内的产品没有经过认证,就不能出厂、销售、进口,不能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我们这次调出的13种产品,比如消防水带、消防车等产品基本是消防部门和专业人员使用的产品,还有一些与消费者直接接触较少,同时质量也比较稳定。我们也统计了一下,通过改革,预计减少7万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涉及企业1万余家。这样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消防产品生产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关问题